青岛最好的代孕公司:广东过去6年新增 259家汽车
发布时间:2019-04-25 阅读次数: 123次

  南方日报讯 (记者/拱千舒)日前,广汽集团发布数据,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3636.85亿元,同比增长7.04%,利润达到109亿,继续跑赢大市。而广东统计局数据显示,广东汽车制造业去年完成营业收入8635.8亿元,同比增长9.4%,完成利润总额达到632.7亿元。

  汽车制造业作为广东支柱性产业,虽然去年市场增长乏力,但继续呈稳健的增长态势。据省统计局数据,2018年广东汽车制造业总资产达6149.05亿元,同比增长8.0%;完成营业收入8635.8亿元,增长9.4%;完成利润总额632.7亿元。

  广汽集团作为广东汽车龙头企业,2018年合营、联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636.85亿元,同比增长7.04%;合并营业收入723.8亿元,同比增长1.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03亿元,实现每股收益1.07元。

  目前,随着广东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广东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广东汽车企业由2013年的574家提高到2018年的833家,增加了259家,完成增加值1859.7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对广东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强 汪祥波)60家优秀企业抛出“橄榄枝”,提供逾2000个就业岗位,吸引600名退役军人进场应聘。日前,2019年广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洽谈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了解,这是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举行的首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洽谈会,也是2019年广州举办的首场该类型活动。

  “听到举办这次洽谈会,非常兴奋,它为我们与企业搭建了就业创业的供需平台,在一些战友退伍归来的时刻,提供了宝贵的新机遇。”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大四学生骆娴说。参军前,骆娴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016年,抱着对军旅生活的美好向往,她应征入伍,服役于新疆军区某通信团。去年,骆娴光荣退伍,回到母校继续读书。

  骆娴说:“退役迈入社会,走进新行业、新领域,从基层做起是最好的选择,决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要像种庄稼那样多‘墩墩苗’,要像井冈翠竹一样厚积薄发坚强成长。”

  活动现场,2000多个就业岗位中既有软件工程师、通信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技术岗位,也有项目主管、营销总监等管理岗位。前来应聘的退役军人拿着指引手册,挑选着心仪岗位。“这个岗位对专业有什么要求?”“入职以后的待遇怎么样?”“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在企业摊位前,不时有退役军人上前咨询。

  “现场提供的工作岗位多,选择空间大。”广州小伙龙志学说。高三的时候,龙志学怀揣从军梦,选择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去年,他告别了5年的军旅生涯,开启人生新篇章。“部队锻炼了我的性格,让我变得更加坚强,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龙志学想应聘银行的工作,对于这次招聘,他很有信心。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在摊位前把关,为企业挑选合适人才。“今天来面试的退役军人,既在学校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有部队的经历,可以说‘文武双全’,综合素质高,是难得的人才。”李楚源说,“本次洽谈会,我们提供了30多个岗位,尽量满足不同类型退役军人的求职需求。”

  南方日报讯 (记者/姚瑶)3月31日,记者在南方科技大学广州专场招生说明会上了解到,今年南科大预计招收本科生1030人,其中广东省计划招收161人,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

  据了解,南科大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又称“631”模式)开展本科招生,即高考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占综合成绩的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成绩占10%(3%为综合素质评价、7%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按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参加“631”招生是考生入读南科大的唯一途径,首先考生需在4月30日之前在网上注册报名,高考结束后参加南科大自主能力测试,且在提前批次第一志愿填报该校。

  在刚刚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南科大临床医学、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通过备案,目前共有29个专业。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喜生 见习记者/施亮 通讯员/梁爱玲 胡玉坤 梁千帆)3月31日,时代中国·2019肇庆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吸引21383名选手参加。在迷你马拉松终点,肇庆本土音乐人及亲子跑团上演《歌唱祖国》快闪,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上祝福,为赛事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次马拉松从广东省立绿道1号线起点的星湖绿道开跑,穿过有着千年历史的宋城墙,抵达肇庆新区商务中心终点。沿着绿道,选手们一路欣赏绿意盎然的星湖景区,一边感受创新脉动的新城。当天,中国邮政还在起跑仪式上举行《马拉松》特种邮票首发仪式。

  从去年起,肇庆国际马拉松从半程马拉松升级为全程马拉松,终点从星湖绿道延长到肇庆新区。在连续4年举办“肇马”和去年承办省运会的带动下,肇庆连年来大力拓展蓝绿空间,不断提升老百姓对绿色休闲空间的需求。近年来,肇庆新建森林公园65个、湿地公园8个,新增城区公园42个,构建起“10分钟绿色生活圈”。全市8个县(市、区)实现“一场一馆一池”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2.3平方米,在全国领先。

  昨天,来自肯尼亚的19岁选手首先冲过半程马拉松终点线,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肇庆,赛道长达十几公里的绿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无锡的苏先生告诉记者,闻名遐迩的鼎湖山和七星岩令人向往,他大力推荐跑友们赛后一起走进景区,感受岭南秀丽山水。

  

  

  

  

  

  

  2019年4月,茅台镇上的糯高粱刚刚萌芽,茅台酒厂里的制酒车间,准备开始第三轮次酒的开烤,而在南半球另一端大陆、茅台镇的对跖点智利圣地亚哥,葡萄正迎来硕果累累的丰收季。

  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将率队赴南美大陆,在智利、阿根廷、秘鲁留下醇香的足迹。这是继欧洲、北美、非洲、大洋洲后,茅台国际化的又一次“大跨步”,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将环绕着一股浓郁而幽雅的酒香。

  充分发挥品质品牌优势

  2019年,是茅台进入智利的第14年。从最开始只在华人之间流通,到日渐风靡智利主流市场,距离和地域差异并不能隔断文明交往,这正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延伸至拉美成为现实最有力的说明。

  作为一张飘香世界的中国名片,这些年来,茅台一直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自2015年在莫斯科、米兰、旧金山举行大型推广活动后,近三年茅台又分别在德国汉堡、南非开普敦、澳洲悉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开展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刮起了一股“茅台旋风”,开创“文化出海”的新风尚。

  2019年4月,李保芳将率队抵达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开展“文化茅台·多彩贵州‘一带一路’行——走进智利品牌推介活动”。这是茅台首次踏进最遥远的南美大陆,足见茅台对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自信和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责任担当。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李保芳说,茅台要充分发挥品质、品牌和文化优势,主动对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和渠道建设,打造“中国白酒”整体品牌,带动更多中国白酒企业走出去。

  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融入当地,探索与陌生文明和谐共处、互利互惠,增加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茅台为其他中国品牌“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事实上,近年来,在与其他酒企的多次交流中,李保芳频繁提到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合作。在促进中国白酒企业竞合发展之余,茅台正带领中国酒企一起努力提升“中国白酒”和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大洋将我们相连

  奥地利考古学家认为智利著名的复活节岛与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颇为相像。茅台将南美、将智利提升为其海外市场的重点布局对象,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语言”。

  智利国土狭长,横跨多纬度,使得全国各产区的葡萄酒非常多样。而茅台酒生产区的地貌恰恰与之相反——具有独特性。茅台所在的北纬30度,诞生了四大文明古国,幼发拉底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世界大河均在这一纬线附近入海,还孕育了一处独一无二的茅台酒酿造环境。

  智利拥有丰富的酒文化与悠久的酿造历史,这里的人民对各种酒类具有十分高的接受度与包容性。目前,智利是南美洲最大的酒类消费市场之一,在茅台拓展海外市场的版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茅台是中国最好的酱香白酒,坚守着最古老的酿造工艺,而智利是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相信两者碰撞将会迸发灿烂的火花。

  2006年,智利第一家茅台经销商诞生,茅台正式踏足南美大陆。2018年,茅台葡萄酒公司与智利马吉戈酒庄正式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了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基地,为今后高品质的茅台葡萄酒储备了优质的原料,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将逐步深化中国葡萄酒文化与国外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中智两国的亲密友好,也为茅台在智利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智利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拉美国家。目前,中国是智利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近年来,智利民众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商品的影子,“made in China”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据说智利年轻人对中国的印象普遍友好,甚至在购物时习惯以商品是否来自中国为标准,“取决于中国”也成为智利年轻人常说的一句话。

  智利前总统巴切莱特说:“从前,太平洋将我们分开;如今,太平洋将我们相连。”科技进步更使得拉美与中国互联互通成为可能,不只是陆路、海路相连,还通过航空与互联网相连。今天,越来越多的智利人通过手机在中国电商网站上下单购物。智利正考虑在两国之间建设一条跨太平洋海底光缆,将拉美与中国连在一起。中智合作的深入,为茅台“出海”智利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文化茅台演绎“丝路精神”

  16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他曾说“世界是属于勇者的”。如果放在当今“丝路精神”来说,世界应该属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智者。

  茅台最早源于汉朝,两千年以来,从一家小作坊成长至今天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位列“全球品牌价值100强”第34位,进入《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全球前500强阵营,凭借智慧,茅台亮相世界舞台,闪耀世界舞台。

  作为一种有着独特魅力的媒介,茅台通过文化活动推广和事件营销,增强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也向世界展示了“丝路精神”的内涵——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以善意对待世界,致力于天下大同。也正如茅台一直倡导“天贵人和,厚德致远”的价值观,敬畏天地,感恩自然,感恩社会,2011年以来,茅台累计投入约13亿美元,用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义赈救灾、环境保护、扶农兴农、支持地方政府改善交通环境等。

  茅台不仅仅代表一个中国品牌,一种商品流通,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推动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引擎。以文化超越壁垒、跨越时空,茅台探索出一条适合“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向世界展示崛起后中国企业的新形象,建立了一套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的运营范式。今天,经历百余年的积累和成长,受益于“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机遇,茅台已真正踏入全球市场并在大范围内引起共振。2018年,茅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6亿美元,出口创汇4.69亿美元,股票市值连续2年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已经进入3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2019年,对茅台来说,注定成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全球经济回暖、烈性酒市场稳步增长……诸多要素推动着茅台迈向世界酒业舞台中央。经过五年多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18年11月,中国与智利在北京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中智关系新篇章。拉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共建“一带一路”契合拉美各国对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新的时代给茅台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给茅台提供了迈步全球的勇气和动力。茅台带来的文化之火,在与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融合碰撞中,成了燎原之势。多元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恰恰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多彩贵州拥抱世界

  如果说茅台加快国际化的步伐,是全球视野下的整体战略升级,那贵州的快速腾飞则为茅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黔山秀水是酿造茅台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茅台位于贵州茅台镇,独特的水质、土壤、气候及微生物群落造就了它不可复制的高贵气质。茅台镇地处河谷地带,四面环山,冬暖夏热,有利于酿造所需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加之两千年的酿酒活动驯化和筛选了特殊的微生物群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酿造环境。从云贵高原独有的喀斯特地貌中潺潺穿行的赤水河,富含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哺育出茅台酒、习酒、郎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名酒品牌,形成了数千亿产值的“白酒经济带”。为了守护这独一无二的酿造环境,茅台提出“环境护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谱写了一段“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佳话。

  贵州神秘的大山深处,不仅萦绕着茅台神奇的酱香,还拥有无数美不胜收的景色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奇观。

  去年,人民日报发布微视频《贵州一分钟》,诠释贵州在一分钟内会发生什么。茅台给出的答案是“一分钟,57公斤茅台酒远销海内外”。除此以外,黄果树瀑布的气魄、“天眼”的高速、民族风情的神秘,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是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也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品酒香、品茶香、品山水、品民族风情,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特色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贵州文化。

  一千多年前,贵州的酒和茶,人拉马驮,经过茶马古道走向世界,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今天,酒和茶,更是作为独具魅力的文化载体,给世界带来瑰丽的中国文化和顺应历史潮流的中国智慧。

  2017年9月,“茅台云商”全面上线发布会上,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腾讯、京东悉数到场。目前茅台和阿里巴巴在技术、营销、活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打造了中国大数据合作经典样板。这仅仅是贵州大数据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13年发展大数据产业以来,贵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大数据的硬件建设基础,吸引了众多数据中心落户。目前大数据产业已在贵州遍地开花,成为世界认识贵州、了解贵阳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中,贵州处于西南南下出海通道的交通枢纽,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区位劣势的改变,给贵州经济腾飞和拥抱世界铺就了快速跑道。站在加速发展的风口上,茅台以及众多贵州企业,正呈现出向前奔跑的磅礴之势。

  撰文:李时与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更好发挥人民检察院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各项检察职能,做实做好‘四大检察’……”在当前检察工作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佛冈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佛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开展红心、初心、匠心、清心“四心”工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检察官公共利益代表职责使命,以检察队伍新面貌推动检察事业新发展,为美丽佛冈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开展“红心”工程

  推动学习研讨融入日常工作

  佛冈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耀京介绍,过去一年来,佛冈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开展“红心”工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同时,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组织部署院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真落实,通过以上率下“带头学”、全院检察人员“大会学”、支部大会“集中学”、撰写心得体会“深度学”等多种学习方式,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宪法,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职责,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

  今年,佛冈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入开展“红心”工程,自觉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作为佛冈检察工作的总遵循、总依据,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研讨融入日常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求实效,在谋划和改进工作上用心用力,力求新一年的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

  开展“初心”工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检察为人民。”佛冈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初心”工程就是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时刻把群众关切放在首要位置,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把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落到实处,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工作新成效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过去一年来,佛冈县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努力答好人民考卷。通过发挥主责主业的引领作用,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食药健康、安全生产等领域依法履职,加大生态检察工作力度,坚决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攻坚战,捍卫法律权威,实现群众寄予检察工作的新期待。

  该院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权益保障,通过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强化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坚持宽容不纵容,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件10人,不批捕4件5人,提起公诉7件8人,不起诉2件9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深入开展“两法衔接”工作,打击危害民生犯罪。充分运用“两法衔接”平台,大力拓展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横向合作,坚决打击发生在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侵害民生民利的犯罪,“两法衔接”平台备案审查行政执法案件746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侦查29件,立案17件,批准逮捕9件32人。

  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群众诉求,把守护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绿色的人居环境作为工作目标,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线索排查,去年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1条,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案件29件,发出《检察建议书》29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同时,推动设立驻县河长办生态检察联络站,将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和河长办综合协调职能有机结合,推进佛冈县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群众的利益无小事,作为检察机关,下一步佛冈县人民检察院将深入开展“初心”工程,立足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初心”,围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绿色发展”等重大任务,深入推进“岭南绿都·生态检察”专项工作,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强化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为保护佛冈县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开展“匠心”工程

  推进“四大检察”工作 维护法律公平与正义

  基层检察工作是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检始终强调检察机关要聚焦主业主责,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切实找准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在林耀京看来,“匠心精神”既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内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以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为抓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坚持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履行检察主业主责、全面提升监督实效,促进检察工作质效有力提升。

  过去一年来,佛冈县人民检察院聚焦监督主责主业,全面加强刑事检察监督,大力推进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持续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不断深化控告申诉检察监督实效。

  佛冈县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安全观,突出打击影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平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推进平安佛冈建设,依法打击危害治安刑事犯罪,共受理公安机关提捕案件229件356人,批准逮捕191件279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63件395人,依法提起公诉244件328人,不起诉9件17人。批捕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4件29人,起诉29件44人。依法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对符某、唐某等17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起公诉,并全部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2018年,佛冈县人民检察院深入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的强大声势,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全年共批捕涉恶犯罪案件11件29人,提起公诉涉恶犯罪案件5件21人,出庭支持公诉涉恶案件6件66人,收到判决4件61人,已生效3件52人,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提升了社会公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今年,佛冈县人民检察院将深入开展“匠心”工程,发扬“工匠精神”,以执法办案为中心,聚焦法律监督主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专业化建设,统筹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等各项法律监督工作发展,做到执法想到发展、办案考虑稳定、监督促进和谐,服务和保障好佛冈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刑事检察将抓紧健全司法办案、工作指导和监督制约等配套机制,进一步强化以庭审为中心、以证据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严把证据审查关,有力防范并纠正冤假错案。民事、行政检察将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强办案力量,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做到精准监督,坚持侦查监督与介入引导取证相结合,提升打击精准度,强化证据意识,严守案件质量“生命线”。公益诉讼检察将做得更实、更规范,既能敢于担当、忠诚履职,又能充分运用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和监督智慧,把实事办好。

  开展“清心”工程

  坚持从严治检

  打造清正廉洁检察队伍

  佛冈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清心”工程,坚持从严治检,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强队伍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自身腐败,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忠诚可靠、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过去一年来,佛冈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开展日常廉政谈心谈话,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做到警钟长鸣。紧盯司法办案,紧盯八小时以外,防止“四风”和司法作风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强化“一岗双责”观念,落实从严治检要求,强化自身监督制约,加强队伍的监督管理,及时通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检察人员,坚决防止“灯下黑”。

  坚持文化育检强检,倡导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检察文化建设同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检察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检察文化建设提档升级,真正发挥检察文化的正能量。深化检察文化建设,坚持文化育检强检。该院以打造讲政治、有理论、会办案、懂专业、善思辨的过硬检察队伍为目标,大力开展履职能力培训和岗位练兵。2018年,佛冈县人民检察院“3·30”专案组荣获集体三等功,院公诉科、刑事执行检察局荣获集体嘉奖;许岳、杨武浈荣获个人三等功。

  今年,佛冈县人民检察院将深入实施“清心”工程,结合司法责任制和内设机构改革,梳理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使“公正廉洁”真正成为全体干警的基本常识、工作习惯和职业规范,把严管厚爱落到实处,对踩红线、越底线、碰高压线的,坚决严肃查处,努力打造“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佛冈检察队伍。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佛冈县人民检察院全体检察人员将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对标对表“稳进、落实、提升”,依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重大部署落地生根,做实做好“四大检察”,奋力谱写人民检察事业新篇章。

  撰文:程浩 王旭

  

  ■编者按

  聚焦国考断面(全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是打好碧水攻坚战、推动广东水污染防治取得进展的重要抓手。去年底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出的第一号令,要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专项行动,坚决防止新增劣Ⅴ类断面。

  围绕一号令提出的目标,各个国考断面治理进度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组织调研团队深入全省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逐一进行调研式走访,既了解推进成效,也发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之道。即日起推出《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深调研》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发源于梅州市丰顺县莲花山脉的榕江北河,蜿蜒东流,经揭阳、汕头入海,滋养着沿岸的人们。

  榕江北河为榕江一级支流,全长92公里,其中揭阳市境内约50公里。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揭阳榕江北河受到严重污染。位于榕江北河下游的龙石国考断面(以下简称“龙石断面”)监测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其水质一直为劣Ⅴ类。

  根据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1号令——《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的命令》要求,龙石断面水质今年要实现消除劣Ⅴ类目标。揭阳榕江北河缘何被污染?水质现状如何?目前治理存在什么困难?下一步治理工作该如何开展?

  现状

  21个乡镇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金色的朝阳下,榕江北河静静流淌,两岸建筑高耸密集,靓丽的城市风光却因河水污染大打折扣。笔者来到市中心榕江北河河畔,便闻到阵阵异味,河水颜色深且浑浊。“由于政府加大了清漂力度,这几年河面垃圾少了,但水质看着还是不怎么好。”在河边散步的市民袁先生说。

  龙石断面3月25日自动监测数据显示,其溶解氧浓度为1.96mg/L(地表水五类标准为2mg/L,不达标)、氨氮为2.16mg/L(标准为2mg/L,不达标)、总磷为0.13mg/L(标准为0.4mg/L、达标),水质为劣Ⅴ类。

  然而,榕江北河并非都是劣Ⅴ类水质。

  位于揭阳与梅州交界处的永安桥省考断面监测数据显示,榕江北河上游来水水质今年1月为Ⅳ类,2月为Ⅲ类,流经揭阳时水质却为何下降?

  “龙石断面呈劣Ⅴ类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氨氮值。”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刘其汉分析,氨氮超标最大的“贡献”来自生活污水。榕江北河在揭阳市境内流经产业园、揭东、榕城、空港4县(区)21个乡镇,却有常住人口约148.6万人,而且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榕江北河。

  “每天如此多生活污水直排,榕江北河怎能达标?”刘其汉说,目前榕江北河揭阳段龙石断面上游尚无正常运行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而且个别厂虽然建了,但因配套污水收集管网迟迟未建成,污水收集不足,成为‘晒太阳’工程。”

  此外,“散乱污”企业污染以及畜禽养殖污染也不容忽视。据不完全统计,榕江北河流域榕城区、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共有“散乱污”企业1056家,占全市总数的52.6%。另外,还有5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需要进行整治。此外,相对低端的家庭小作坊式企业的大量存在也增加了治理难度,“特别是服务业,小餐馆、汽车维修厂、洗车场等,涉及众多职能部门管理,在实践中导致很多治污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地。”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揭阳市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污染源,整改811家工业企业,同时全市281个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建设。但由于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仍不足,各种污水未能有效处理,导致榕江北河揭阳流域各条大小河涌污染严重,据当地排查,流域内34条河涌水质严重污染,其中劣Ⅴ类河涌达29条,污水源源不断流入榕江北河。

  探因

  治污资金缺口大

  污水管网施工难

  在消除龙石断面劣Ⅴ类攻坚战中,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扩大配套管网覆盖面积已成为共识,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笔者了解到,在这一关键工程的实际推进中遇到诸多困难。

  玉城河,是榕江北河34条污染严重的河涌之一,笔者在玉城河玉城村段看到河道刚清淤完,黑色淤泥裸露,河水呈现灰褐色。榕城区东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延潮说,“解决污染问题关键要铺设‘雨污分流’管道,但现在主要的困难是资金不足。”

  现场,陈延潮算了一笔账:“根据核算,雨污分流设施平均到每个人需1200元。市、区里补助600元,剩下600元自筹。以玉城村为例,村里约2000人,缺口就达120万元,而村里和街道都没有财政资金,所以项目迟迟没有推进。”除了玉城村,玉城河流域还有多个类似的村庄,加起来有上万人口。

  资金只是第一步,笔者走访中还了解到,即使资金到位,揭阳在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施工、管理上也存在问题。

  揭东区锡场镇位于玉城河上游,这里的河道更是铺满黑色淤泥。而河边的污水处理厂锡西厂区,号称全国先进的无人值守污水处理厂,自2018年6月就建设完成,却迟迟无法正式投入使用,其中的原因,是仍有2公里的配套污水管网一直没有完全建成。

  施工方北控水务项目负责人介绍,这2公里管网多要经过村、镇建筑较为集中的地方,道路狭小,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经常只能人工开挖。而且,由于经过的地方多为旧城,地下管线如自来水管等管线较复杂,而且缺少这些管线的详细规划图纸,“经常边挖边改方向,一旦挖出问题,如挖断某根线,必须处理完才能继续挖,增加了施工难度。现在政府一边协调周边群众,我们一边施工,进度稍微慢一些,但预计今年6月底可以建成接通。”

  据省生态环境厅介绍,新亨镇、锡场镇两座污水处理厂原为“十二五”减排任务,要求2015年底前建成,但直至2018年底才陆续建成厂区部分,配套污水管网至今仅完成50%,导致“有厂无管、厂管分离”,成为“晒太阳”工程。虽然揭阳市要求新亨、锡场两座污水处理厂今年9月底投入运营,但目前配套管网建设过程中仍遇到管线迁建、村民不配合等困难,建设单位与当地政府间沟通协调仍然不够,按期完成难度大。

  除资金难、建设难,笔者还发现,揭阳如何在污水处理厂、管网连接点、泵站等建设上系统谋划、协同有效推进各项治污工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省生态环境厅派出的国考断面达标攻坚督导组驻点督导后就指出,榕华大桥引桥连接处作为污水管网关键的控制性连接工程,整体推进缓慢,这一关键节点不打通,整片污水都运不出来。

  对策

  多措并举筹资金

  因地制宜建设施

  为打好打赢治污攻坚战,揭阳市将2019年定为生态环境保护决战决胜年。2月28日,揭阳市召开贯彻落实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1号令暨决战决胜年推进会,并制定印发《揭阳市贯彻落实省治污1号令及决战决胜年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劣Ⅴ类国考断面攻坚战。

  如何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今年市、区拿出14亿元建设污水管网,其中11亿元由市、区财政投资,另外3亿元通过PPP形式筹集建设。”榕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黄楷然介绍,以榕城区段为例,目前北部片区60.8公里管网,计划在今年5月底完成第一批子项目的施工招标工作并开工建设;中部片区62.9公里截污管网完善工程,计划4月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勘察设计单位,6月底完成施工招标并开工建设。“两个项目都力争在今年底完工,实现榕城区主城区干道管网全覆盖。”

  对于玉城河治理中的资金问题,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称,已安排500多万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玉城河治理,而街道也正通过乡贤募捐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目前揭阳市已编制《榕江流域水质改善暨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计划3年内新建污水处理厂11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05万吨/日,新增配套管网841.7公里;其中,确保今年中心城区新建及完善污水处理设施13个,新增处理规模8.63万吨/日,新增污水管网100公里。

  而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揭阳市提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展农村“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站建设。

  在揭东区锡场镇新置寨村,笔者看到,家家户户门口接出来一段埋地管,将污水引入新建的污水管。雨污分流工程依托现有巷道、排水管网为基础,把污水系统以分流制加以接驳完善,最终将收集的污水汇集到村里地势较低处的污水处理站,经过厌氧等处理达标后排入溪流。“因为造价便宜、施工简单、效果较好,今年将计划完成流域4个县(市、区)768个自然村雨污分流工作。”当地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针对“散乱污”企业仍较多的问题,今年对榕城区、揭东区、揭阳产业园转移园剩余的606家散乱污企业进行清理整治。同时进一步治理畜禽养殖,6月底前进一步全面清理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10月前要求专业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完善治污设备。

  在污染河涌治理方面,揭阳已组织对榕江北河34条重点河涌污染源和水质情况调查摸底,提出“一河一策”整治措施,强化考核评估,倒逼压实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和属地责任。

  3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国考断面攻坚任务对接会,与揭阳研究对接确定了2019年龙石断面达标攻坚重点任务,实施“一张图”“一张表”管理。“揭阳治水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非常艰巨,必须拿出攻坚的决心和态势,采取断然之策,非常之举。”刘其汉说。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 发自揭阳 通讯员 黄慧诚 钟奇振

  统筹 谢思佳 谢庆裕

  

  3月30日8时许,在东莞松山湖,伴着明媚的阳光和拂面的微风,第九届松山湖50公里徒步正式拉开序幕。

  依托着松山湖完备的绿道建设,今年徒步路线有了新变化,不仅途经风光迤逦的松湖烟雨,还可一睹“网红打卡地”—华为溪流背坡村,千名徒步爱好者用脚步丈量着松山湖山水和产业相融共生的新风貌。

  行于科技广厦间,坐观烟雨朦胧时,连接起自然山水、生态公园、产业体系,松山湖绿道系统长达226公里。以优美的生态本底为基,松山湖绿道穿行于科技园区,不仅帮助当地留住越来越多的人才,也串联起城市品质提升的生态链,为经济转型提供环境支撑。

  绿色“毛细血管”

  让人尽享慢生活

  走在松湖烟雨的绿道上,清风拂面,湖水荡起层层涟漪,黄花风铃木飘落一地金黄,远眺可见藏于绿植间华为“欧洲小镇”的欧式风情建筑。一边是静谧清幽的湖光山色,一边则是现代化的工作场所,自然风光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我是第一次来华为这边的绿道,风景真的非常不错,感觉可以‘假装在欧洲’。”早上7时,市民刘先生就从徒步起点出发,经历了快3个小时的路程,成为徒步大军中的先锋,率先来到了贯穿华为溪流背坡村的城市绿道。

  去年,华为溪流背坡村在东莞松山湖建成以后,成为东莞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一条贯穿12小镇的绿道也随之迅速建成。走在这条绿道上,华为“欧洲小镇”的黑色大铁桥横亘其间,不少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驻足。

  其实,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在松山湖绿道上,络绎不绝的市民寄情于山水间。

  每到晚间,中科院高能所东莞分部副主任金大鹏都会跟家人在松山湖沟谷公园里走一走,唠嗑家常,这是他一天之中难得的静谧时光,尽情徜徉在自然中沉淀思绪。

  “松山湖绿道的路很多是弯弯曲曲的,在草木掩映间的林荫小道给人感觉很好。”金大鹏说,漫步在绿道上,脚踏的是起伏的道路,瞧见的是多样化的湿地植物交映的风景,耳闻的是各种鸟类啼鸣,这样的环境能让人静下来思考。

  去年8月,金大鹏从北京搬到东莞定居,他家人很喜欢松山湖的环境。金大鹏说,不仅是他,他在高能所的同事们也喜欢在松山湖散步,有人每天能走一两万步。这里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绝佳的发展环境。

  “我们用绿道把优美的景观体系、文化休闲体系和产业串联起来,成为连接城市绿色的‘毛细血管’。”据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松山湖分局园林环卫办负责人方伟东介绍,松山湖绿道主要分为出行绿道、休闲绿道和登山径三种。这三种绿道既与公交、城轨等交通系统连接,又与生态公园相通,既满足了市民日常出行需求,又可以让人在绿道上尽情享受美好慢生活。

  以绿道徒步方式

  感受松山湖的创新环境

  从2011年开始,松山湖50公里徒步活动已经走到了第九个年头。这场徒步活动由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牵头主办。像这样一场由新型研发机构参与主办的徒步活动,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

  这场徒步活动起源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以及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一批高层次人才的建议,经过8年的发展,参加该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活动的影响面覆盖东莞市各镇街(园区)及部分周边城市的户外运动人群。

  李泽湘几乎每年都会邀请全世界有意前来东莞发展的创业团队、金融机构及合作伙伴参加徒步活动,让他们以在绿道上徒步的方式实地感受松山湖的创新环境。

  逸动科技创始人兼CEO陶师正就是其中之一,当时还在其他城市创业的他,一场徒步让他对松山湖印象深刻。他被松山湖优美的环境、便捷的绿道所吸引,最终决定把创业项目落地到松山湖。过去几年,逸动科技生产的电动船外机系列产品热销欧美市场,成为该领域迅速冒出来的行业新星。

  每一次徒步活动,都是对城市绿色发展的深度“检阅”。松山湖绿道沿途设立了绿道驿站让人休息。金大鹏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绿道进行锻炼,近年来松山湖也逐渐向以人步行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在满足市民需求上越来越精细化。

  据方伟东介绍,为了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松山湖希望尽量保持住生态底色,为留住人才乃至吸引创新要素的集聚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环境。因此,松山湖建设绿道时尽量不去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物。

  “原来迁出的居民回到这里都很高兴,因为他们还能认出哪一棵荔枝树是自己当年种下的。”方伟东指着绿道边上的一片荔枝林说,松山湖希望能“留得住乡愁”,不要让原有居民回来时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在坚守本底的基础上,松山湖也在生物的多样性上下足了功夫,引入一些外地的鸟类来这里繁殖栖息。目前,园区内有鸟类16目42科103种,包括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黑耳鸢等,约涵盖东莞市已记载鸟类种类的三分之二。

  为了避免绿道上一片绿色,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审美疲劳,松山湖多年前就引入了像黄花风铃木这样的观赏树木,每年三月,松山湖成片的黄花风铃木,带来了“满城尽是黄金甲”的壮观景象,让人沉醉其中。

  ■声音

  松山湖无论是环境,还是产业方向的定位,都把握得非常准确。松山湖50公里徒步创办的初衷,是以一种健康、休闲的运动方式,邀请海内外的优质人才前来松山湖,并通过徒步活动,展示松山湖优美的人居环境,推介松山湖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邀请更多海内外优质人才前来创业发展。

  今年的徒步活动主题提到的“创新驱动行”,表达的就是松山湖对未来发展的希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促使产业更好地发展。既有所期许,必有所行动。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行动,要有所行动才能实现。50公里徒步这个活动所要传达的精神,也是“行动”。行动就是回应“期许”的最好践行。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刘国祥

  在绿道上徒步对我们来说,很难得,很有意义。平时工作忙,偶尔参加下徒步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特别是松山湖环境那么优美,体育运动氛围浓郁,跟队员们交流的过程中,心情放松。心情好了,自然就容易激发出新想法,有助于迈向新目标。

  ——广东爱来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雨

  ■记者手记

  让创新在绿道上加速开跑

  长久以来,东莞这座城市一直贴着“制造业”的标签。在不断追高攀升的数字奇迹之下,人们对东莞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工业园区和厂房林立。

  走在东莞松山湖,绿道串联起来起这样一番景象:从高空中俯瞰松山湖这个创新企业云集的园区,是一片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在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的簇拥下,科技园区也成了网友“打卡”的热门地点。

  东莞松山湖绿道呈现的美丽画卷背后,这座城市正在加快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多年来,松山湖一直坚持着建园初期对环境保护的生态守望。在建设绿道过程中,松山湖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不仅让每一片荔枝林承载着原住民的乡愁,更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创客愿意扎根。在这个基础上打造出来的科技创新之地,越来越有人情味和吸引力,折射出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指数。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加快,我们身处的城市仍然在高速、高效地发展,密布的绿道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表现,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期待、更有动力,对创新发展有更多寄望。这是发展理念的升华,显现出提速经济发展、提高发展质量的城市智慧。

  绿道是一条绿色发展之道,更是一条创新发展之道。让创新在绿道上加速开跑,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统筹:郑佳欣 林丽丽


泉州代孕得多少钱 襄阳代孕多少钱 宜昌AA69代孕

参考资料
返回上一页

Copyright©2002-2030南京供卵助孕公司南京供卵助孕公司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